收到普京递出的“和平备忘录”,泽连斯基的脸色都变了。他痛批俄提议不是停火,并拒绝该提议N配资,甚至一时没忍住当众“爆了句粗口”——大骂俄代表!
白痴
一个国家元首在公开场合“失控”,这并不多见,而这背后,藏着的是乌克兰难以承受的屈辱与压力。
普京清楚地知道,打到这个地步,谈判桌上的每一张纸,都是用鲜血换来的筹码。他的“和平备忘录”开门见山,条条款款,字字锥心,对乌克兰而言,几乎等同于“投降书”。
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地要归俄,乌军要撤,军力要限,北约也不能碰,甚至还要求乌政府解散民族主义武装,禁止境内有任何反俄宣传。
这些条件让乌方代表团瞠目结舌,泽连斯基更是当场失了控。
乌克兰并非没有底线,但普京的备忘录压根不打算给他们留退路。
乌方本以为,这次谈判能在战俘、人道问题上取得一些突破,没想到俄方直接甩出这样一份“最后通牒”。
泽连斯基怒火中烧的同时,也明白了,这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谈,而是俄罗斯借谈判之名,继续推进其战争目标的政治延伸。
就在谈判的前一天夜里,乌克兰发动了一场震惊全球的无人机空袭,目标直指俄罗斯境内多个军事基地。
当地时间6月1日,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多处军事设施发动无人机袭击。
这场空袭,是乌方筹备了18个月的“特别军事作战”,不仅是对俄方的强烈回应,更是他们在谈判桌上争取筹码的关键一步。普京震怒,克里姆林宫立刻调高态度,原本可能存在的谈判空间也随之迅速缩紧。
伊斯坦布尔的谈判持续了不过一小时,场面看似平和,实则暗流涌动。
谈判前一天,乌克兰出动117架无人机,对俄全国多地机场展开袭击。
俄方代表梅金斯基一字一句朗读备忘录内容N配资,乌方代表乌梅罗夫则不断记录、交头接耳。尽管双方在战俘交换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,但在核心问题上毫无进展。
俄方提出的战俘交换方案看似人道,实则精准打击乌军士气。1000:1000的比例交换,特别是包括所有25岁以下战俘、重伤与重病人员的“全部换全部”条款,看起来是善意,实则是对乌军年轻兵员结构的巧妙削弱。
更令人注目的是,俄罗斯还单方面承诺移交6000具乌克兰士兵遗体,并提议在部分前线区域实施2到3天短期停火,仅用于收尸。
这项提议在乌方看来,带有强烈的侮辱意味。泽连斯基用一句“停火是为了救人,而不是埋人”表达了乌方的愤怒。
他不仅拒绝了这一临时停火建议,更在记者会后私下怒骂俄方为“”,态度之激烈,前所未有。
白痴
乌克兰的强硬,并非毫无道理。
俄方提出的和平条件中,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,终止与北约接触,甚至限制其军队的规模与技术规格,这些条款直接触及乌克兰国家安全的根本。
而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,俄方要求解除对俄经济制裁、放弃战争赔偿,并恢复天然气与外交联系。这几乎等于要求乌克兰承认战败,并主动协助俄罗斯恢复战时受损的经济利益。
泽连斯基在公开场合多次贬低梅金斯基的身份,称他为“低级别官员”,质疑其谈判能力。他的愤怒不仅是出于对和平无望的失望,更是对俄方“摆拍式谈判”的强烈不满。
俄方代表团拿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备忘录,根本没有意图协商,所有条款都已写死,乌方只能签或不签,这种“谈判”本质上是单方面的政治施压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国际舆论场中,乌克兰的形象虽占上风,但实际处境却日益艰难。泽连斯基呼吁更多国家加强制裁,尤其是希望美国继续提供军事与经济支持。
他明白,如果没有外援,乌克兰的防线迟早会被突破。他坚决拒绝俄方的“条件性停火”,坚持要求30天全面、无条件停火,用以稳定战场、保护平民。他还明确表示,任何限制乌军调动的条款,都是在为俄军进攻开路。
俄方则明确拒绝无条件停火,理由是“乌军会趁机重组”。他们强调,谈判必须与战场推进同步进行,只有乌方做出政治让步,停火才有可能。双方的立场南辕北辙,根本没有交集。
尽管如此,人道主义议题成为了谈判中唯一的亮点。战俘交换、遗体移交、伤病人员的特殊对待,甚至还建立了医疗委员会,这些条款虽不涉及战略层面,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战场上的人道危机。
而另一项让人关注的议题,是被乌方提出的“失踪儿童问题”。乌克兰方面列出339名失踪儿童名单,指责俄方“绑架”。
俄方回应称,这些孩子是“被救出并妥善安置”。这一话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,但在谈判桌上并未获得实质回应。
俄方提出的停火条件分为两种方案。第一种,要求乌军从乌东四地全面撤出,并在边界设立缓冲区。
第二种则是一揽子建议,涉及军援禁令、停止动员、承诺不攻击俄罗斯本土等多项内容。两种方案,乌方皆难以接受。泽连斯基更是公开表态,当前接触线只能作为谈判起点,而绝非边界线。
战争已持续多年,乌克兰社会早已伤痕累累。泽连斯基政府坚持要对俄罗斯索赔、要求撤军,并强调战后必须由乌方自主组建新政府。
俄方则要求乌克兰解除戒严,并在100天内举行总统及最高拉达选举,试图以政治手段重新塑造乌克兰政府。
在这场你来我往的攻防中,双方都在寻找突破口。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晤仍在酝酿中,但俄方明确表示“时机未成熟”。
谈判未果,战争继续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继续推动其“合法化战果”的国际化努力,而乌克兰则试图以突袭与宣传改变国际舆论。
表面看似“边打边谈”,实则是“边拖边耗”。和平的窗口虽未完全关闭,但离真正的停火协议,仍有遥远的距离。
这份“和平备忘录”让全世界看清了俄罗斯的底牌,也让乌克兰意识到,想要靠谈判换取真正的和平,远比战场上的胜利更难。
泽连斯基的那句粗口,正是乌克兰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最真实的情绪流露。他不是一个人在愤怒,而是整个国家在咬牙坚持。
未来仍扑朔迷离,但可以肯定的是,乌克兰不会轻易低头,俄罗斯也不会轻易让步。而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,或许才刚刚进入新阶段。
信息来源:泽连斯基拒绝俄方这一提议,还大骂俄代表“白痴”观察者网2025-06-03 15:14俄记者吐槽:乌克兰提的一些要求想得太美了2025-06-03 14:01·观察者网
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