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板可盈配资,来两只鸡腿!”
“好嘞!”
有人说,夏天的快乐,就是炸鸡配可乐。要问城西哪家炸鸡好吃,临安衣锦街上的“宋香记”一品骨里香炸鸡肯定有很多人投票。
“宋香记”炸鸡店最热闹的时候,老板宋小城一家“全家出动”,宋小城和儿子负责在后厨炸鸡,妻子和儿媳则负责前台的工作,装袋、打包、称重、收银。
“鸡肉是腌制过的可盈配资,外皮裹的是秘制调料,经过高温油炸,就呈现出金黄酥脆的状态。”宋小城的妻子撕开一块鸡腿,外皮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皮与肉瞬间分离,满眼的鲜嫩多汁。
一位年轻的小伙刚接过鸡腿,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,“哈,有点烫。”他一手接着簌簌掉落的炸鸡外皮一边说,“其实这种掉下来的最香!”
人气最旺的时候,店里的炸鸡根本不够卖,队伍排成长龙。有老人带着孩子,孩子眼巴巴地望着店里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:“炸鸡,炸鸡,什么时候才能排到我?”;有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,一边聊天一边耐心等待;还有下班路过的上班族,疲惫的脸上因为这诱人的香味而露出期待的神情。
厨房里,宋小城和儿子正忙得热火朝天。油锅里的炸鸡在滚油中翻腾,发出“滋滋”的声响,香气四溢。炸鸡的香气从后厨飘散到马路上,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放慢脚步,忍不住驻足探寻这香气源自哪里。
实际上,这香气背后,藏着一个关于传承和爱的故事。21年前,宋小城和妻子生活在临安横畈的农村可盈配资,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未来,他们决定进城。当时,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: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好。
宋小城去外地学习了炸鸡手艺,回到临安后,便想着开家炸鸡店。2004年,他们在衣锦街租下了一间小小的门面,做炸鸡生意。刚开始,生意并不是很好,但宋小城没有放弃,日子一天天过去,宋小城的炸鸡凭借着独特的口味逐渐有了名气。
在炸鸡店成长的岁月里,有一个小小的身影,始终穿梭其中,那便是宋小城的儿子宋烈骏。“我从小就在店里帮忙。”当时十几岁的宋烈骏已经像个大人一样,学会了帮助父母张罗炸鸡生意。
“我们家的炸鸡,讲究的是现炸,只有这样,才能保证每一口都是新鲜出炉的美味。”2013年,24岁的宋烈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,成为店里的主力军。“鸡肉要选最新鲜的,腌制的调料也是自己调制的独家配方,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‘科技与狠活’,炸的时候火候也要掌握得恰到好处,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只炸鸡都外酥里嫩,香气扑鼻……”
现在的炸鸡店,生意好得让人羡慕。平日里,每天都能卖出1000多个鸡腿、鸡翅。“还是这个味道,好吃!我从小就吃,这味道一点都没变。”这是宋烈骏经常能听到的赞美声。
家住附近的张师傅,每天在去幼儿园接孙子前,都要去他家买个鸡腿。“每次一放学,小孙子看到我带着鸡腿就飞奔到我怀里。”张师傅说,有时候连自己都忍不住要尝尝。
对于临安人来说,“宋香记”一品骨里香炸鸡不仅仅是一种美食,还是一种记忆。“小时候,我总是缠着父母带自己去衣锦街上吃炸鸡,那酥脆的外皮、鲜嫩的鸡肉,真是我童年记忆里最美味的食物。”现在已经在外地工作的王女士表示,长大后,尽管好吃的东西变多了,但是这个炸鸡的味道仍然忘不掉。每次回到临安,第一件事就是来炸鸡店买上几个炸鸡腿,仿佛只有吃了这口炸鸡,才算是真正回到了家。
“生意还不错,或许大家喜欢的就是这个老味道吧!”宋小城在难得空闲的时候总喜欢站在自家店门口,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人流。随着老人民医院的搬迁,衣锦街的焕新归来,20多载的岁月匆匆过去,好似一切都在变,但“宋香记”炸鸡店还是那熟悉的招牌、飘出老远的香气,还有排队的热闹景象,都还是老临安人记忆中的模样……
来源/临安区融媒体中心
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